新能源车崛起,也带来了新能源车消费后市场的庞大蓝海。在新赛道上,不乏跨界者。

  1月5日,在广州举行的一场消费电子后市场创新峰会上,消费电子后市场领军品牌一小时科技正式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凭借其在手机后市场服务、供应链、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打造“人车家全生态”。

  据悉,一小时科技已战略投资了1家汽车后市场供应链企业及1家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分别为广州美林德枞供应链有限公司(已更名:广州一小时智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市一伍一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会上,创业9年的一小时科技正式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楷集团、瞪羚资本、睿和投资、信远瑞和、聚能投资。

  本轮融资完成后,总部位于广州番禺的一小时科技正式向三年内IPO目标冲刺,并已入选广州番禺区上市后备企业库,启动IPO辅导。

  一小时科技计划三年时间内打造“千城万仓,一镇一店”,全面深入社区,下沉乡镇,完成拓展 1 万家店仓,链接行业50万家门店,服务全国老百姓。目标年营收超百亿,GMV交易额数百亿。

  为何要跨界

  对于一家志在冲刺IPO的创业企业,从消费电子服务跨界到新能源汽车,有何考量?

  “新能源车的结构和手机非常相似,等于一个大号手机加了四个轮子在路上跑。”一小时科技创始人兼CEO冯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他在手机行业18年的经历来看,智能汽车的发展和手机产业发展十分相像。同时新能源车有“三电”:电机、电路板、电池,汽车由原来的机械转变成全电子,这一结构性的变化让行业重塑了产业结构。

  冯平介绍,大约在2015、2016年,一小时科技就已注册了主营业务包括汽车这块,看好智能汽车赛道。直到最近两三年新能源车逐步成熟形成普及。新能源车开始下到城镇乡村,同时新能源车迭代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观。

  “年轻人开新能源车本身是对时尚的需求。”冯平解释说,主机厂的售后服务需要获得授权,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新能源车也会有类似“手机需要换壳、贴膜、换屏,换电池”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需要“内饰、屏幕”等外观升级和周边个性化需求,也有看不见的“三电”升级,比如电机的马力,电池的容量,电池的技术要更安全,都可能会有迭代需求。

  跨界有何优势

  要成为新赛道“过江龙”,一家创业企业又有何底气可以分得众多厂商觊觎的蛋糕?

  “我们的优势是懂手机、懂电子、懂智能设备。新能源车和传统汽车不同,新能源车去4S店,哪怕是有着二十年的老师傅都无从下手,比如涉及高电压、修智能汽车要电工证,而电工证在手机这个行业基本都有持证,做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是顺势而为。”冯平说,新能源车技术人才培养多是从事电子行业转型的。

  冯平说,跟手机类似,在新能源车这一块,一小时科技的布局是闭环行业的维修维保、安装维护三电等售后服务,还有未来大量新能源车的淘汰、升级、改造、改装。

  在他看来,主机厂承担了一部分售后,但由于当前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较少,网点少暂时能满足当下服务体系。随着新能源车“下乡”,主机厂不可能自己做售后服务,会通过授权服务商来做。

  冯平认为,主机厂未来也会走向渠道化开放,包括零部件厂商如宁德时代,电池检测等授权服务都会给代理商承接,不可能一辆车使用在乡镇、县城,售后服务都去大城市处理。当规模做大后,一些厂家或者电池厂家就会授权服务商,做交付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并延展到新能源车充电桩维护、维保、安装。这也是未来下沉市场中的巨大机会。

  跨界后怎么做

  “要先从人才和教育培训开始”,冯平介绍,接下来将重点做人才培训工作,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缺口巨大,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员深度理解电路、电机、电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大部分人才培养只是部件拆解,并没有深度维修或者解决技术领域的人。从行业角度看要从培养人才到浅修,浅维护,再到浅的服务切入逐步推进。

  在汽车后市场领域,即便投资百亿元也未必能烧出一家持续运营的企业。

  因此,冯平表示,借鉴手机行业的经验,一是不会烧钱,到目前为止,一小时科技没烧过钱 ;二是在汽车后市场,新能源车遵循重技术和重服务。传统车除了洗车、车衣贴膜和更换轮胎、底盘定位等与新能源车相关联的业务以外,传统车的业务和供应链绝对不碰。

  “哪怕只有1%的机会只要方向是对的,值得去挑战一下。”冯平说。